5月5日,在華陰市公安局玉泉派出所暖心警務會客廳,執勤民警與游客交談。
“這個證件對我很重要,太感謝你們了。”5月4日,在華山景區,一名游客握著執勤民警的手連連道謝。
這樣的溫情場景,是陜西省渭南市民輔警深耕旅游警務的縮影。近年來,渭南市公安機關堅持“警務前移、服務延伸”工作理念,圍繞景區旅游安全,全面強化情報預警、隱患排查、重點守衛、秩序維護和人員疏導等工作,為廣大游客營造安全、和諧、有序的旅游環境。
警務前移 服務游客“零距離”
“請攜帶好隨身物品,不要擁擠。”“請不要攀爬護欄,注意安全。”華陰市公安局玉泉派出所的民輔警和往日一樣在景區維護秩序,為游客提供貼心服務和旅游指引。
玉泉派出所所長吳鵬介紹:“在旅游旺季,我們會根據景區各點位的實際情況,持續做好駐點執勤、巡邏防控、調解糾紛、服務群眾等工作。此外,我們在華山游客中心、西峰鎮岳宮、太華索道甕峪段設置了3個警務室,發揮警務前移效能,落實各項安保措施,做到‘巡邏有序、執勤有力、服務有心’,確保景區運行安全規范、平穩有序。”
5月5日12時,已接近“五一”假期尾聲,華山景區仍游人如織。一名來自天津的游客因長時間徒步體力不支,來到玉泉派出所暖心警務會客廳尋求幫助。正在值守的輔警程武見狀立即起身,將游客引至軟椅落座。
“您先緩口氣,喝杯溫水。”程武說。待游客氣息漸穩,他俯身詢問其旅行路線、同行人員情況,并提醒相關注意事項。
在玉泉派出所暖心警務會客廳,記者看到,充電設施、飲水機、雨衣、急救醫藥箱等便民物品一應俱全。“華山游客中心是游客的集散地,人流密集、流動量大。為了更好地服務游客,我們在華山游客中心旁設立暖心警務會客廳,實行24小時輪班值守制度。”吳鵬說。
快速響應打造景區“平安線”
“警察同志,我的手鏈不見了!”5月3日15時,一名來自西安的游客在少華山景區突然發現自己的貴重手鏈遺失,來到渭南市公安局華州分局蓮花寺派出所尋求幫助。
值班民警一邊安撫游客情緒,一邊詢問具體情況。根據游客描述的游覽軌跡,民警推斷手鏈可能遺落在沿途河道,于是立即帶著游客折返,很快找到了遺失物品。
在游客連聲道謝時,值班民警的對講機里又傳來新任務:“景區出口處有孩童與家人走散……”
“幫游客找手機、找證件……這樣的場景在少華山幾乎每天上演。為了不耽誤游客行程,我們都以最快的速度出警。”蓮花寺派出所所長吳勇說。
四季輪轉,暖心警事在這里不斷上演。
“守一座山,就要愛一座山。”吳勇說。在少華山景區,他們日夜堅守,為游客平安暢行保駕護航。
近年來,蓮花寺派出所堅持涉旅糾紛“小事快處”、涉旅案件“小案快辦”的工作方法,從隱患排查、宣傳引導等方面發力,組織警力深入景區執勤,做到“警力跟著服務走,服務跟著游客走”。今年以來,蓮花寺派出所已調處涉旅糾紛百余起,全力為游客營造安全穩定的旅游環境。
多維聯防擰緊“安全閥”
位于陜西合陽縣的洽川濕地是黃河流域面積最大的溫泉湖泊型濕地,十里荷塘,百種珍禽,萬頃蘆蕩,吸引眾多游客慕名而來。
“‘五一’假期,洽川風景名勝區客流量日均1.8萬余人次。如何確保游客游覽安全,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合陽縣公安局洽川派出所所長魏源志說。
為確保景區安防工作萬無一失,合陽縣采取黨委政府、公安、群防群治力量“多維共管”的工作模式,最大程度保障游客出行安全。
洽川派出所指導員黨光澤說:“洽川濕地緊鄰黃河,很多河段處于野外,經常有游客去釣魚、露營,僅依靠人力監管根本不夠。”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合陽縣公安局建立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警務室,依托警群聯防、視頻監控、無人機巡防等手段,通過“人力+科技”雙輪安保驅動,有效提升了景區安全保障能力,實現“零事故、零傷亡、零投訴”。
“守護綠水青山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洽川派出所副所長雷曉亮說。
針對景區治安實際,洽川派出所聯合交通運輸、市場監管等部門,聚焦車輛非法運營、欺客宰客等行為,常態化開展線索摸排和偵查打擊工作,維護景區治安環境持續穩定。“我們近兩年收到了18封游客的感謝信,群眾的滿意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肯定。”魏源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