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生活細節里流淌著民生溫度 宜昌夷陵:聚焦群眾身邊事把檢察為民做深做實
            時間:2025-08-26 17:16來源:湖北長安網責任編輯: 李鴿

            2025年8月16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檢察院檢察官回訪查看現制現售飲用水整改情況。

            今年以來,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檢察院聚焦群眾身邊事辦理了一系列公益訴訟案件,推動生鮮照明回歸真實、直飲水質透明可溯、盲道設施安全暢通,贏得群眾點贊。

            為生鮮“卸妝”

            走進夷陵區某農貿市場,早市正熱鬧。“以前這燈照著,肉看著是真新鮮水靈,可買回家顏色就暗了不少……”正在買菜的趙大爺道出了不少消費者的疑惑。此前,在暖紅色“生鮮燈”的照射下,肉攤上的豬肉泛著誘人的紅光。

            2025年3月,該院在辦案中發現,當地仍有肉類銷售攤位在使用“生鮮燈”,檢察官隨后走訪了轄區部分農貿市場和生鮮超市。面對部分攤主“大家都在用,也沒有人說不讓用”的辯解,檢察官當場亮出依據——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規定,不得使用對食用農產品的真實色澤等感官性狀造成明顯改變的照明等設施,誤導消費者對商品的感官認識;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也明確規定,經營者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應當提供真實、全面的商品信息。

            隨后,該院依法向行政監管部門制發檢察建議,督促其規范使用農產品銷售場所照明設施。行政監管部門及時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檢查攤位90余個,責令6家違規使用“生鮮燈”的攤位進行整改,目前均已整改到位。

            如今,農貿市場和生鮮超市里,曾經紅彤彤的“生鮮燈”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接近自然光色的燈具,肉是啥色,一眼看得真真切切。

            擰緊直飲水“安全閥”

            “叮咚,請取水。”某小區門口,王女士熟練地刷卡后從一臺現制現售飲水機接水。“方便是方便,就是不知道這水到底干不干凈?濾芯換沒換?”王女士向檢察機關反映問題時道出了心里的疑慮。

            2025年4月,檢察官對轄區內居民小區的直飲水機進行“體檢”——經營單位信息公示了嗎?水質檢測報告貼了嗎?濾芯更換記錄有嗎?

            “問題比預想的要多。”檢察官蘇海濤指著調查筆記說,“有的設備信息牌蒙塵破損、字跡模糊;有的經營信息公示不全,甚至沒有進行公示。”這些漏洞,讓便捷的直飲水蒙上了安全陰影。

            飲用水安全并非小事。該院依法向行政監管部門制發檢察建議,督促其加大現制現售飲用水設備監管力度。行政監管部門全面排查直飲水設備,針對5臺存在問題的設備,責令經營者限期整改并規范公示信息。“現在接水,能清晰地看到公示信息,心里踏實多了。”王女士說。

            為盲道“清障”

            黃色盲道本該是視障人士安全出行的“生命線”,然而,檢察官實地走訪調查時卻看到令人揪心的一幕:一輛私家車在盲道上停放,還有一段盲道竟在電線桿前戛然而止,這些障礙物和設計缺陷,無疑給視障人士的出行帶來安全隱患。

            無障礙環境建設是衡量城市文明與溫度的重要標尺。2025年5月,夷陵區檢察院針對全區13個鄉鎮、街道無障礙設施建設和管理情況開展專項監督。“盲道被占用、設計不合理,侵害的是特定群體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權利。”該院依法向行政監管部門制發檢察建議,督促其全面履職盡責,對占用盲道行為進行整治,并對不符合標準的盲道設施進行排查和整改。

            收到檢察建議后,行政監管部門高度重視,迅速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我們對轄區內的盲道建設和管理情況進行了全面排查,投入專項資金整改32處156米,盲道設置不規范問題已有效整改。”某鄉鎮負責人說道。

            “踐行司法為民宗旨,要從一件件‘小事’做起、從一件件‘小案’辦起,真正把檢察為民做細做實做到位。從這些‘小切口’入手,解決事關民生的‘大問題’,用法治力量讓老百姓的‘菜籃子’拎得更安心、‘腳下路’走得更穩當、飲用水喝得更放心。”夷陵區檢察院副檢察長簡邦玖如是說。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maihahac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