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糾紛無地調解?法律問題無處咨詢?如今,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區遇到矛盾糾紛、法律問題,人民群眾都習慣找身邊的綜治中心,解決各類法律服務需求。
近年來,石家莊橋西區委政法委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搭建一個核心平臺、著力打造兩個特色“楓橋”、高效統籌三方調解力量,全面加強三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切實推動矛盾糾紛化解“最多跑一地”,努力把老百姓的問題訴求解決在“家門口”。
搭建一個核心平臺,夯實矛調工作“基本盤”
石家莊橋西區委政法委高標準高質量構建化解全區矛盾糾紛的核心平臺,積極打造成社會治理綜合體、矛盾糾紛“終點站”。
不久前,橋西區東風街道槐北社區網格員在日常排查中發現一起勞資糾紛,一家物業公司拖欠保潔員崔某工資2.84萬元。網格員第一時間將情況上報社區,社區調解人員嘗試調解,但未能達成一致。街道調解人員介入后發現情況復雜,上報至區綜治中心。區綜治中心接到案件后,指派經驗豐富的特邀調解員袁世英負責化解此糾紛。經細致調查,袁世英聯系到六名案外人了解清楚事情來龍去脈。最后,袁世英圍繞問題核心傾力調解,圓滿解決了矛盾糾紛,崔某順利拿到了自己的薪酬。
諸如此類矛盾糾紛的化解,得益于該區綜治中心這個平臺樞紐。作為全面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的有效途徑,橋西區委政法委高位組織謀劃,2024年先后多次赴全國多個地區學習考察,按照放眼全國、對標一流的標準,對該區原綜治中心進行提檔升級,將其作為化解全區矛盾糾紛的核心平臺傾力打造。
新中心建成后,該區整合各方資源力量,設置了“心理干預區、訴訟服務區、金牌調解區、‘網上楓橋’區、‘行業楓橋’區”等十大功能區,消費者權益保護、物業、房屋征收、教育等6個行業調解委員會和公安、檢察、法院、司法行政、人社等13家區直單位入駐,為群眾全方位提供法律援助、公證服務、專業調解、勞動仲裁、司法調解等“一站式”服務。
該中心不斷健全工作機制、推進流程再造,制定了區級矛盾糾紛化解流程圖,完善了源頭治理、即接即辦、聯動處置、分析預警、綜合考評等機制建設,與心理服務團隊深度合作,持續深化“心防”體系建設,積極探索“解紛+解憂”聯合調處模式,形成了有機銜接、協調聯動、高效便捷的工作格局,有力推進了矛盾糾紛“‘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
在大力推進綜治中心建設的同時,建立了區、街道、社區三級中心聯動機制。根據各街道人口、面積、經濟發展和矛盾糾紛、訴訟總量等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在場地落實、人員保障、硬件配備等方面對街道級綜治中心進行分類建設,并高質量打造街道試點,實現街道綜治中心全覆蓋。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設立了社區綜治中心,堅持重心下移、資源下沉、保障下傾,充分挖掘社區“五老”人員、網格員、“法律明白人”等資源,構建起運行規范的組織體系。
打造兩個特色“楓橋”,繪就美麗橋西“楓景線”
近年來,橋西區委政法委積極探索“網上楓橋”“行業楓橋”工作實踐,推動形成全區一體化矛盾糾紛分層化解方案,努力實現“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持續推進新時代“楓橋經驗”在橋西區落地見效。
“感謝區綜治中心為民解憂,高效化解糾紛,維護了我的合法權益?!?月15日,在橋西區工作的郭女士通過網絡平臺反映工資糾紛后,很快得到圓滿解決。
郭女士在一家飯店負責餐廚工作兩個月,第二個月因家人生病請假照顧,飯店以請假時間較長為由未支付其相應工資1330元。今年2月底,橋西區綜治中心“石時調”平臺接到郭女士反映后,立即委派調解員介入處理。飯店方認為郭女士請假超期已按曠工處理。調解員依據勞動合同法等相關法規,經過多次耐心溝通和釋法說理,最終促使飯店方同意支付郭女士相應薪金。
此外,橋西區委政法委堅持走好網上群眾路線,依托網格系統,第一時間發現風險、解決問題,通過規范網格員事件上報、審核、處置、反饋等環節設置,快速消除各類社會隱患。依托“石時調”系統,不斷提升矛盾糾紛網上化解質效,建立網上矛盾糾紛受理登記、轉辦交辦、督辦落實、結果反饋、辦結歸檔閉環工作流程,實現一網通辦。同時,加大命案預防平臺建設與應用,織密命案防控“網”,撐起平安建設“傘”,通過把好“排查、化解、預防、責任”四大關口,保障人民群眾實現“平安幸?!标P。
橋西區行專調解組織是依法設立的調解特定行業和專業領域矛盾糾紛的群眾性組織,針對矛盾糾紛多發易發的勞動爭議、物業、房屋征收等領域,建立訴調對接、物業糾紛、房屋征收、消費者權益、知識產權、校園糾紛、勞動人事、環境污染和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等行專調委會9個,發揮好行業部門“懂行規、知行情、說行話、了行事”的優勢,培養“法律明白人”516名,活躍在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一線,有力推動行業問題行業解決。
統籌三方調解力量,齊奏多元解紛“交響樂”
橋西區委政法委堅持把調解工作貫穿于矛盾糾紛化解全過程,不斷充實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方調解力量,努力構建調解優先、分層遞進的多元化解工作體系。
做好人民調解。全區17個街道172個社區均已成立調解組織,充分健全完善人民調解組織。2024年,該區開展人民調解員能力素質提升培訓4次,開展“高質量調解年”專項活動,不斷強化“法律明白人”綜合素質和履職能力,促進基層社會治理和法治創建活動。
做實行政調解。在橋西區人民法院掛牌成立“橋西區行政爭議化解中心”,與15家省級行政機關簽署《關于構建行政爭議聯動化解機制備忘錄》,制定了行政執法、行政復議與行政審判聯席會議制度,通過走訪座談、召開聯席會議等形式與多個省區市行政機關同向發力、同頻共振,推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
做強司法調解。以法官工作站和法官工作室為依托,選派65名法官和法官助理下沉包聯,選聘28名特邀調解員駐站、駐室調解,在17個街道、172個社區實現站點全覆蓋。打造了“老夏調解室”“趙曉渝道交調解室”“物業糾紛聯合調解室”等特色調解室,選樹培育了夏武岐、袁世英兩名全市優秀特邀調解員典型。
記者從橋西區委政法委獲悉,截至今年3月,該區綜治中心已累計接待群眾來訪1169人次,咨詢解答672人次,調解矛盾糾紛365件,辦理非調解業務132件。三級“中心”調解平臺建設運行以來,全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成效顯著,成了老百姓口口相傳的“說理之地”,感受溫暖的“心靈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