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從“多頭跑”到“一站解” !這里成了群眾眼中的“萬能醫院”→
            時間:2025-08-24 09:32來源:法治時報 文昌市會文鎮綜治中心責任編輯: 李鴿

            “沒想到就一通電話,網格員不僅幫忙解決問題,還解決了鄰里糾紛。”站在自家整潔的水塔旁,海南省文昌市會文鎮居民劉先生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原來,鄰居蔡女士家近日做屋頂防水時,水泥漿被風吹到劉先生家的水塔上,并留下污漬。本以為會引發一場爭吵,沒想到綜治中心一個電話就促成了兩家和解。這溫暖的一幕,正是文昌市會文鎮綜治中心規范實體化運作后,基層治理效能提升的生動實踐。

            文昌市會文鎮綜治中心組織多部門對一起矛盾糾紛進行調解。記者楊曉暉攝

            今年6月16日,經過重新裝修的會文鎮綜治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這個由原會文鎮便民服務中心升級改造的綜合性場所,如今實現了有場地、有力量、有牌子、有機制、有效果的“五有”綜治中心,成為當地群眾心中的法律服務“便利店”、信訪訴求“直通車”和矛盾糾紛化解“終點站”。

            解決問題“只進一扇門”

            走進會文鎮綜治中心大廳,一眼就能看見墻上貼著的矛盾糾紛受理流程和入駐部門職責。在公共法律服務窗口前,司法所工作人員正在為群眾起草法律文書。大廳里,打印機、復印機等設備整齊排列,10余個功能區劃分清晰,讓群眾一進門就知道“找誰辦、怎么辦”。

            “以前群眾辦事,可能要跑便民服務中心、派出所、法庭好幾個地方,現在‘只進一扇門’,在綜治中心就能搞定。”會文鎮委副書記、政法委員龍登亮介紹,綜治中心推行“常駐+輪駐+隨駐”模式,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與群眾糾紛關聯密切的單位派專人常駐,駐村網格員按班表輪值,資規、住建等部門則根據需求隨時到場。

            制度建設是高效運轉的保障。綜治中心成立之初,就制定了多項核心機制:從人員管理到研判預警,從協調調度到督辦問責,每一項制度都明確了具體操作。

            “近期我們處理的一起土地糾紛,就啟動了協調調度機制。當天召集了資規、司法、村委會等多方力量參與調解,成功避免了矛盾升級。”正在綜治中心值班的工作人員呂烈智說。

            群眾眼中的“萬能醫院”

            “綜治中心就像個‘萬能醫院’一樣,無論是家長里短的‘小感冒’,還是劍拔弩張的‘疑難雜癥’,在這里都能得到醫治。”這是當地群眾對綜治中心的形象評價。

            自實體化運行以來,綜治中心憑借“零費用、近距離、專業化、快響應”的優勢,讓越來越多的群眾選擇用理性協商代替爭吵沖突。

            “我三番四次去找他都沒用,你們能不能管管?”7月21日,會文鎮某社區居民翁某氣沖沖地走進綜治中心,反映鄰居王某家的榕樹長得太茂盛,影響了他家的采光。接到訴求后,綜治中心立即啟動聯動機制,指派網格員、司法所調解員上門。了解到王某年事已高,調解團隊隨即聯系了王某的兒子。

            “王大哥,您看這樹確實擋住了翁叔家的采光,按民法典里的相鄰關系規定,翁叔有權要求排除妨礙。遠親不如近鄰,鬧僵了多不好。”調解員耐心地勸說。王某的兒子比較明事理,當天就把榕樹枝給修剪了。兩家人握手言和,重歸于好。

            “以前遇到這種事,要么忍氣吞聲,要么就得打官司,現在有了‘萬能’的綜治中心,省心多了。”在一旁圍觀的李阿姨感慨地說。

            民事調解促成刑事和解

            在會文鎮綜治中心的調解臺賬里,一條特殊的調解記錄格外引人注目。這份記錄詳細記載了今年4月發生的一起土地糾紛。原來,湖豐村委會村民文某芳與張某華因土地糾紛發生爭執。情急之下,兩人動起了手。沖突導致文某芳輕傷二級,張某華被刑事拘留5日。

            7月25日,張某華取保候審期間,雙方就此次糾紛申請民事調解。考慮到案件涉及刑事和解,會文鎮綜治中心組織派出所、司法所、村委會等單位參與調解。

            在調解室里,工作人員先讓兩人分別講述自己的訴求,再逐條分析法律責任。“根據法律規定,故意傷害致人輕傷會被追究刑事責任,但達成和解可從寬處理;從情理上說,你們是同村鄉親,為幾分地結仇不值得……”調解現場,綜治中心工作人員苦口婆心地對兩人進行勸說。

            經過2小時的“拉鋸戰”,雙方終于達成協議:張某華一次性賠償文某芳1.7萬元,用于補償文某芳受傷產生的誤工費、醫療費等。文某芳也出具諒解書,不再追究對方任何責任。在簽字時,文某芳感慨地說:“要是早來綜治中心,也不至于鬧到這一步。”

            這樣的“轉變”,正是綜治中心追求的治理效果。截至目前,會文鎮綜治中心累計登記受理矛盾糾紛16起,辦結11起,正在辦理5起,接待群眾咨詢20人次,群眾滿意度達90%。

            “下一步,我們計劃把調解服務延伸到村民小組,培訓更多‘百姓調解員’,讓矛盾在萌芽狀態就地得到化解。”龍登亮表示,會文鎮綜治中心將通過“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的模式,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楊曉暉 舒耀劍)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maihahac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