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河流經遼寧省東港市黃土坎鎮入黃海,丹東邊境管理支隊黃土坎邊境派出所即位于大洋河畔。近年來,該所持續推進“洋河藍盾平安護航”黨支部品牌建設,以“口袋里的警務室”、“防汛防溺水紅袖標”、普法小分隊等,做好事,抓治安,用一樁樁“小而美”的暖心故事,把邊境管控主業與為民服務答卷寫進大洋河粼粼波光里。
民警在防汛防溺水巡邏中,提醒村民注意安全。
關愛清單
嗡嗡……8月12日,在東港市黃土坎鎮欒家村的一處樹蔭下,電動理發器的聲音響個不停,黨員民警夏遠亮、柳東尼與3名愛心志愿者理發師一起為多名孤寡老人理發。78歲的張爺爺摸著短發,倍感清爽,笑得合不攏嘴:“這些孩子比親人還上心!”
黃土坎邊境派出所轄區有不少孤寡老人,由于他們中很多人腿腳不利落,出行不便,理發便成為老人們心中的一件大事。該所民警在走訪中發現這一問題后,決定在日常走訪巡邏工作中,定期到村里為老人們理發。夏天,在大樹蔭下;冬天,在村民家中。一年四季都保證老人們的頭發“利利整整”的。
這天,民警們還順手記下劉奶奶家的燈泡壞了、趙爺爺缺的常用藥。
溫度調解
7月15日清晨,在一座蝦池邊的小路上,養殖戶王某的貨車與李某的摩托車發生剮蹭,兩人沒說幾句話就劍拔弩張。民警荀亞鵬聯合群防群治隊員聞訊趕到現場,既講法又說理:“都是靠水吃飯的街坊,抬頭不見低頭見,有啥事不能商量解決的?”很快,200元賠償、一句體諒,讓王某及時投餌、李某準時送貨,“小摩擦”不耽誤“大生產”。
7月17日,在大鹿島客運碼頭,外地游客張某因車費與司機趙某爭執不休。黨員民警徐鵬遠把雙方請進警務室,遞上熱水,有理有據地進行調解,不僅幫兩人把賬算明白,更是把理說透了。一杯熱水、一句暖心話,75元的“心結”被調成了65元的“和諧價”。張某笑著說道:“你們警察真好!”
民警進村走訪時,為出行不便的老人理發。
口袋服務
“以前怕材料帶不全,現在看派出所政務微信,一次就辦成了!”村民劉女士辦完戶口遷移后,在群里點了一個大大的贊。黃土坎邊境派出所把政務微信辦成“口袋里的警務室”,戶籍指南、反詐短視頻、有關通知等,通過微信群告知村民,很多業務得以高效辦結。為了讓群眾少跑腿,在下村走訪前,把村民新辦補辦的身份證揣進兜里,送到村民的手里。口袋服務送到群眾的“心坎上”。
保障安全
8月5日,在黃土坎鎮政府會議室里,36艘漁船的船主因安全作業喜領獎品,6艘隱患船只的船主接受民警安全教育。該所副所長孫乾野圍繞“理論筑基、實操提能、獎懲并重”開講,警示教育片、消防實操、防碰撞演練讓安全生產從“紙面”落到“甲板”。漁民老張豎起大拇指:“邊境派出所講的全是干貨,出海心里更有底!”
大洋河水碧波蕩漾,卻暗藏溺水風險。從7月30日開始,黨員民警高英華、趙俊澤帶領“防汛防溺水紅袖標”巡邏隊,對大洋河18處水域進行“拉網式”排查,并投放救生圈、長竹竿、急救包,實施24小時動態巡邏。在多日的強降雨下,邊境一線依舊“零災情”“零溺水”,村民們都說:“看到紅袖標,就有了安全感。”
大洋河畔,展現著新時代移民管理警察“楓橋”之作——邊境安寧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