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至15日,浙江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規范化建設迭代升級現場推進會在金華召開。會議站在“發源地再創新路”的歷史高度,擘畫新時代我省綜治中心建設新藍圖,在全省上下引發強烈共鳴和熱烈反響。
與會代表和廣大干部一致表示,將深學篤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決扛起“發源地”的政治擔當,以“六大理念”為牽引,全力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迭代升級,努力將這張“金名片”擦得更亮、打得更響,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新篇章筑牢更堅實的平安基石。
循跡溯源:
感悟思想偉力,增強使命擔當
“浙江的綜治中心建設,每一步都鐫刻著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懷與指引。”會議回顧了在習近平同志親自部署推動下,浙江率先探索建立鄉鎮綜治中心、推動“綜治進民企”的開拓歷程。
與會代表紛紛表示,在循跡溯源中深切感悟到習近平總書記對綜治中心建設的深深牽掛,其中蘊含的初心使命、政治智慧、為民情懷和法治精神,始終是浙江干部群眾攻堅克難的行動指南。
“綜治中心發源于浙江,并由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親自部署推動,意義特殊、作用顯著。”寧波市鄞州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余寧表示,將牢記“發源地”的使命擔當,融會貫通、一體落實“六大理念”,推動鄞州區綜治中心建設在新起點上實現新躍升。
2020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時前往安吉縣矛調中心調研,留下“讓老百姓遇到問題能有地方‘找個說法’”的諄諄囑托。近年來,湖州將綜治中心建設作為踐行人民至上理念的基礎工程,實現區縣、鄉鎮迭代升級全覆蓋,建成49個重點區域綜治中心,98.6%的糾紛在基層化解。“我們將以推進會為新起點,扛起‘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的責任擔當,持續擦亮這張‘金名片’。”湖州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吳智勇的話語堅定有力。
安吉縣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樊錫宏深有感觸:“總書記的戰略指引給予我們不斷探索實踐的底氣與信心。立足新起點,我們將在機制融合、數字賦能、服務能級上謀求新突破,持續深化運行質效,為浙江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建設貢獻更具示范性的‘安吉實踐’。”
傳承發展:
賡續創新基因,錨定升級方向
從2002年諸暨建成全國首個鄉鎮綜治中心,到如今迭代至2.0版本,浙江的綜治中心實現了從無到有、從點到面、從實體運行到規范建設的跨越式發展。
“我們有基礎、有條件、更有能力,將綜治中心迭代升級打造成為‘最多跑一地’改革的主抓手、深化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設的主平臺、推進省域治理現代化的‘牛鼻子’。”這一共識,在與會代表中凝聚成澎湃的奮進動力。
作為“楓橋經驗”發源地,諸暨二十余年初心不改、迭代不停。“‘楓橋經驗’是‘道’,綜治中心建設是‘術’。”諸暨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王琤表示,將立足“發源地”的根與魂,探索現代化治理新范式:一方面,推動資源力量向鎮村兩級延伸,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另一方面,向高校、市場等重點領域拓展,打造專屬“前哨站”,讓綜治中心“向下扎根、向上生長”。
嘉興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沈小平結合12309檢察服務中心入駐綜治中心五年的實踐,指出:“群眾的許多心結,正是在長期奔波‘討說法’中結成。綜治中心的優勢,在于整合了最了解情況的人員、最貼近生活的組織、最便捷的場所,在‘一核多元’框架下,以最經濟高效的方式就地、及時、方便、公正地化解矛盾,真正讓群眾‘進一扇門’就能‘討個說法’‘給個說法’。”他認為,此次迭代升級必將推動新時代“楓橋經驗”在浙江煥發更強生機。
“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迭代升級,是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及時就地化解矛盾糾紛的有效抓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更事關人民幸福安康。”江山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黃毅表示,作為浙閩贛三省邊界樞紐,江山將緊扣綜治工作職能定位,扎實推進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站)規范化、便民化、實戰化建設,探索出一條具有邊界特色的治理現代化新路。
綜治中心的迭代升級絕非簡單流程疊加,而是對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深化實踐與治理模式的系統性躍遷。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高興兵介紹,面對商事糾紛復雜化、跨區域化新趨勢,溫州正推動治理重心從“區域治理”向“行業治理”延伸:通過黨政主導與行業督導協同發力,細化制度規范推動行業自治,設立瑞安汽摩配、樂清電氣等特色行業調解中心,逐步構建起從“矛盾不出村”到“糾紛不離行”的社會治理新體系。
理念先行:
創新治理范式,繪就嶄新圖景
會議明確提出“強化六大理念、建好六個平臺”,為綜治中心迭代升級提供了清晰的方法路徑。各地各有關部門立足實際,將會議精神轉化為攻堅克難的行動力。
“推進會的召開,為我們明確了作戰圖和任務書,堅定了迭代升級綜治中心的信心決心。”溫嶺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陳劍表示,溫嶺將堅決扛起“大縣擔當”,以“六大理念”為指引,充分發揮組織引領、聯動機制、系統集成三大優勢,全力打造綜治中心建設的“溫嶺樣板”,讓這張“金名片”在臺州灣畔綻放更耀眼的光芒。
麗水市信訪局信訪督查專員陳亮曉建議,依托綜治中心平臺進一步強化協同治理,健全互導分流、訪調對接等協同機制,實現分工負責、優勢互補、信息共享、協同聯動。她提出構建“三機制”閉環體系:建立疑難矛盾直通中心的互通互導機制;形成周研判、月通報、季點評的常態化調度機制;完善以“調解多、訴訟少、信訪降”為實效導向的聯合考核機制,推動從物理整合到化學融合的跨越。
衢州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黃希和表示,衢州公安將主動融入基層治理體系,抓住“關鍵點”,全面貫通綜治中心與公安防控治理中心的數據流、業務流、管理流,推動鄉鎮綜治中心和派出所綜合指揮室融合發展,聯合開展風險排查,確保風險“早發現、早處置”;把握“新理念”,聚焦群眾訴求依法閉環管理矛盾糾紛,用好“智慧110”等手段,提升源頭治理能力。
“司法行政部門要主動置身變革,扛起法治保障硬擔當。”臺州市司法局三級調研員周偉斌表示,將助推綜治中心構建高效便捷溫暖的矛盾化解主渠道,打造線上線下一體的“調解超市”,推動“一村一法律顧問”與綜治網格無縫對接,強化法治宣傳與源頭治理,努力織密基層法治防護網。
海寧市委副書記應培國描繪了清晰的落實路徑:將進一步深化聯動共治,加強企業、園區、商圈等重點區域綜治中心建設,放大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的“西山經驗”集群效應,夯實平安根基;強化閉環管理,加快推進市鎮村三級中心規范化建設,健全“受理—分流—督辦—反饋”全鏈條機制,打造便民高效服務平臺;突出科技賦能,迭代升級“校園智慧平臺”等風險預警平臺,推動風險“早識別、早處置”,打造全域治理現代化示范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