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這句古訓在云南省麗江市華坪縣人民檢察院被賦予了新的法治內涵。近年來,華坪縣人民檢察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依托“一家人”人民調解工作隊檢察院小分隊,創新實踐了“聽、辨、勸、借、讓、和”的“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將“謙和禮讓、知進退、和為貴”的智慧融入矛盾糾紛化解實踐,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
2024年,華坪縣委政法委創新推出“一家人”人民調解工作隊,從公檢法司等政法單位精選13名業務骨干組成四支小分隊,為基層治理注入專業力量。自調解工作開展以來,“一家人”人民調解工作隊檢察院小分隊3名調解員深入中心鎮、榮將鎮、石龍壩鎮、新莊鄉、通達鄉等鄉鎮村組,秉持“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的原則,高效調解了多起復雜矛盾糾紛。
巧借典故喻今理
“死結”變成“活扣讓
“清代宰相張英為家人宅基地爭執親筆回信,勸讓三尺地,成就一段佳話。今天咱們各退一步,何嘗不是為子孫積德?”在華坪縣榮將鎮膏澤社區,六尺巷的故事被“一家人”人民調解工作隊檢察院小分隊隊長周煜娓娓道來。
社區居民王某與錢某因修建進出戶通道產生糾紛,雙方積怨4年之久。王某修建的通道涉及錢某的滴水范圍,錢某堅決反對,導致通道修建一度擱置。盡管社區綜治中心多次調解,但問題始終未得實質性解決。
今年3月,榮將鎮綜治中心邀請華坪縣“一家人”人民調解工作隊檢察院小分隊介入。檢察院小分隊實地查看后,發現雙方當事人爭吵不斷,調解陷入僵局。于是,檢察院小分隊改變策略,將雙方當事人召集至司法所調解室進行調解。
調解過程中,檢察院小分隊調解員秉持依法調解原則,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向雙方當事人闡述修建道路的好處,不僅方便生產生活,還能促進美麗鄉村建設。同時,巧妙引入“六尺巷”典故,以張英“讓他三尺又何妨”的家書勸誡為例,將依法調解與以德化人相結合,引導當事人遵守法律規定,傳承“以和為貴”的傳統美德。
在檢察院小分隊調解員的耐心勸解下,雙方當事人最終達成一致意見,握手言和,鄰里道路糾紛得以成功化解。王某在完成自家通道修建后,還額外為村里修建了53米道路,徹底消除了鄰里間的積怨,既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條件,也徹底消除了鄰里間的積怨。“通過調解,我們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同時也感受到了鄰里之間的溫情。現在路修好了,大家出行都方便了,我們也和好了。”王某感慨地說。
調解30年疑難糾紛
“案結”走向讓”人和“
“調解不是和稀泥,而是用群眾聽得懂的方式講法治。”華坪縣“一家人”人民調解工作隊檢察院小分隊調解員盧麗紅一語道破關鍵。
在華坪縣榮將鎮紅椿箐村,李某甲、李某乙兩堂兄弟因出行通道和家庭瑣事積怨已深,多次發生言語和肢體沖突,村委會多次調解無果。榮將鎮綜治中心研判后,及時將情況反饋至縣綜治中心及“一家人”人民調解工作隊檢察院小分隊。檢察院小分隊調解員與鎮、村綜治中心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前往實地了解案件情況,查看雙方糾紛出行通道邊界,并將雙方召集在一起進行調解。
面對態度堅決、拒絕調解的當事人,檢察院小分隊調解員并沒有退縮。他們耐心細致地傾聽當事人的陳述,了解事實經過,再通過釋法理、明事理、講情理來真誠溝通。最終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雙方握手言和,糾紛得以成功化解。
“有句話說得很對,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感謝‘一家人’人民調解工作隊檢察院小分隊調解員的耐心溝通,讓我們兩兄弟握手言和、重歸于好。”李某甲、李某乙兩堂兄弟說道。
卷尺量出公平刻度
讓“怨氣”化為“和氣“
空談無法平息積怨。在華坪縣榮將鎮榮將社區,只見調解工作組就地蹲下,一手持卷尺一手繪圖紙,測量占地面積。
在華坪縣榮將鎮榮將社區,張某、洪某、宋某三戶鄰居因房屋重建和畜圈邊界問題多次發生糾紛。村組、社區和鎮里多次組織調解,但問題始終懸而未決,矛盾日益激化。今年3月,華坪縣“一家人”人民調解工作隊檢察院小分隊調解員及榮將鎮綜治中心、榮將社區工作人員組成調解工作組前往實地查看了解情況。
現場,調解工作組看到三方當事人情緒激動,各執一詞。為了公平公正地解決問題,調解工作組提出對三方的原占地面積和公用面積進行測量后重新分配的建議,并得到了三方的同意。
隨后,調解工作組立即組織三戶現場指認本戶的占地位置,并請來專業的測量人員對實有面積進行測量。測量過程中,調解工作組耐心解釋測量方法和結果,確保三方都能明白和理解。最終,經過一番討論和協商,三方達成一致意見,簽訂了協議,糾紛得以圓滿解決。
張某滿意地說:“調解工作組真是公平公正,我們三方都滿意這個結果。”洪某和宋某也紛紛表示贊同。
工作開展以來,華坪縣“一家人”人民調解工作隊檢察院小分隊通過傾聽訴求、辨明是非、勸解疏導、借古喻今、互諒互讓、握手言和的方式,實現訴前調解規范化、情理化,有效化解民事糾紛27件,化解成功率達到100%,同時做好矛盾糾紛化解措施落實情況的督促和回訪。下一步,華坪縣人民檢察院將繼續探索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模式,踐行“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打造多元化矛盾糾紛調解機制,不斷引導群眾互相禮讓、和睦鄉鄰,共筑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華坪縣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