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云端上的派出所
            時間:2025-08-26 11:17來源:平安拉薩責任編輯: 李鴿

            扎根極地:銅墻鐵壁上的溫情刻度

            從拉薩市區出發,驅車近兩小時,我們抵達了此行的目的地——尼木縣公安局麻江鄉派出所。一進入院門,記者的視線便被滿目盎然的綠意吸引:那是數十株柳樹與羅漢松,在院內倔強生長。麻江鄉派出所位于尼木縣城48公里外,現有7名民警和2名輔警駐守。這里五月才見草色,空氣稀薄,寒風凜冽,卻動搖不了民警們堅如磐石的信念。一年60余次走訪,單看數字或許不驚人,但放在轄區廣袤的麻江鄉,每一次都意味著與惡劣環境的較量。

            在這里,村與村之間隔著望不到頭的荒原與溝壑。前往最遠的牧點,車輛在凍土公路上顛簸23公里后,民警還需背負行囊徒步7公里崎嶇山路,往返一趟就要花費4個小時。即便是最近的村落,也需要半個小時的車程加步行才能到達。"每次走訪都要做好充分準備,把群眾需要辦理的事項一次性解決好。"派出所所長貢桑告訴記者。在這樣的環境下,民警們堅持將便民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全年累計走訪全鄉630戶2957名散居農牧民。數據顯示,該所矛盾糾紛化解率達到93.75%,真正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的目標,讓新時代"楓橋經驗"在雪域高原落地生根。

            去年12月,一場暴雪將十余輛貨車困在海拔5000米的埡口。當民警們帶著鐵鍬、防滑鏈和熱水趕到時,不少司機已經凍得說不出話。民警們跪在雪地里給貨車纏鐵鏈,把自己的棉衣裹在凍傷司機的身上,直到第二天中午才把所有車輛護送出險區。“一位四川司機非要給我們磕頭。”想起當時的情景,派出所民警索朗達杰的聲音有些哽咽。風雪中的路檢,零下30℃的夜巡都是他們的工作常態。冬季冰封期,在派出所民警的守護下,從年均幾十起事故到如今的“全年零事故”,背后是一代代民輔警用腳底板踩出來的安全線,他們用警燈劃破高原長夜,照亮了群眾歸家的路。

            生命至上:冰峰絕境中的忠誠守護

            瓊穆崗嘎雪山巍然屹立于拉薩市尼木縣麻江鄉郎堆村,主峰海拔7048米,連同險峻的洛堆峰,以其神秘之美吸引著無數旅行者與探險者。然而,這片絕美之地的表象下,潛藏著重重危險:表層沙土下暗藏深達30米的冰川裂隙,隨時可能吞噬生命;洛堆峰一帶地勢開闊,但信號微弱,游客極易迷失方向;冰川區域環境極端,冬天平均氣溫-20℃,夏季夜間氣溫低至-5℃。除此之外,這里也是是藏馬熊、野狼等野生動物的活動領地。盡管政府明令禁止進入未開放區域,可仍有冒險者擅自闖入。

            一年間,麻江鄉派出所民輔警聯合各方力量,在生命禁區創造著零傷亡的奇跡:成功處置42起高反救援、幫助80名游客脫險、完成8起車輛深陷泥潭施救。每一次警報響起,都是向死而生的沖鋒號。

            在一個寒風徹骨的夜晚,北京游客張先生(化名)在瓊穆崗嘎雪山迷失方向。尼木縣公安局20名警力頂著劇烈高原反應,在零下30℃的風雪中展開搜尋——他們遭遇了藏馬熊、又驚險地避過雪崩,只能邊吸氧邊艱難前行,二十多個小時不眠不休。當民警們在靠近山頂的冰川裂隙發現幾乎凍僵的張先生時,沒有絲毫猶豫:民警脫下警服裹住他青紫的雙腿,特警隊員扯下秋褲為他保暖,氧氣、熱水、擔架接力傳遞……生命的溫度,終于在雪山上重新點燃。

            “感謝拉薩公安,救命之恩永不忘!”這面跨越3600公里的錦旗,承載著張先生康復后最真摯的感激。錦旗背后,是冰峰雪嶺間,那一抹藏藍用生命守護生命的動人壯歌。隨錦旗一同寄來的十幾條毛毯,被麻江鄉派出所民警轉贈給了更需要它的人——這些滿載感恩的溫暖織物,恰是雪域警民情誼的生動見證。它們不僅成了派出所最珍貴的“勛章”,更鐫刻著藏藍警服下的赤誠初心,在高原凜冽寒風中,散發著永不褪色的溫度。

            永葆初心:雪域藍盾的永恒坐標

            在瓊穆崗嘎雪山的亙古凝視下,郎堆村的牦牛與羊群悠然漫步草場,牛毛帳篷里飄散出酥油茶的醇厚暖香。然而,這片看似寧靜的畫卷里,仍藏著難以言說的艱辛——麻江鄉派出所民警走訪時發現,強聶村2組的嘎次一家,三口人蝸居在小小的居所里:兩位老人與兒子均身患殘疾,僅靠微薄的低保維持生計。更讓他們犯難的是,家中戶口本早已遺失,而政府補貼申領、醫療報銷等事事都離不開它,民警得知后,立即加急補辦證件,往返38公里崎嶇山路,親手將嶄新的戶口本交到老奶奶平瓊的手中,并為他們送去過冬的棉被與慰問金,暫解燃眉之急。這跨越山河的“最后一公里”守護,如一縷暖陽,照亮了高原深處的角落,也暖透了老阿瑪的心。

            落日的熔金為雪山勾勒出溫暖輪廓,麻江鄉派出所的燈光,在漸濃的高原夜色中次第亮起。十年如一日的堅守,這抹藏藍始終是雪原最熾熱的暖流:他們用警服包裹凍僵的游客,用初心焐熱群眾的期盼,用腳步丈量為民的尺度,將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火種播撒在雪域高原,在7048米生命禁區刻下“人民至上”的巍峨豐碑。

            從西藏自治區成立之初的篳路藍縷,到如今的繁榮穩定,麻江鄉派出所的崢嶸歲月,是拉薩公安事業發展的縮影。那些在雪地里凍裂的雙手、在巡邏路上磨破的鞋底、在救援中濕透的警服,無不鐫刻著麻江鄉派出所民輔警永葆初心的赤誠,彰顯著守護一方的擔當,共同構筑起雪域高原上最堅實的平安屏障。

            采訪結束時,夕陽為瓊穆崗嘎雪山鍍上金邊。派出所的院子里,那一片絕無僅有的、倔強吐翠的綠意旁,民警們正俯身澆灌。“這些可是我們周邊僅有的樹啊!”麻江鄉派出所所長貢桑驕傲地說道。在這片五月草場初黃、周邊寸木難生的生命禁區里,這數十株傲然挺立的新綠,恰似尼木公安的無聲宣言:以堅韌根系扎進冰原,用盎然綠意對抗蒼茫。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maihahac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