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六日,在西安市碑林區長樂坊街道綜治中心調解室,綜治中心工作人員、轄區民警及社區調解員共同為群眾化解矛盾糾紛。
8月7日,記者走進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綜治中心調解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面寫著“人民公仆心系民工,高效討薪排憂解難”的錦旗。
1個月前,商洛籍務工人員陳小偉(化名)等16人到這里咨詢討薪相關事宜。依托“首接負責、限時辦結”機制與部門協同通道,從工作人員登記需求到務工人員工資全額到賬,僅用時72小時。
這是西安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綜治中心規范化運行重塑基層治理體系的體現。
“今年以來,我們通過聚合資源、一站化解、網格托底,推動基層治理向系統化、一體化、精細化躍升?!蔽靼彩芯C治中心主任姬俊芳說,截至目前,西安市三級綜治中心全部投用,累計化解矛盾2.6萬余件,化解率達95%,平均辦理時效提升30%,讓群眾持續感受到“進一扇門解萬家事”的便利與溫度。
打破壁壘,合力解紛
7月初,湖北籍工人舒某某在西安某裝修工地猝死,家屬與企業因賠償爭執陷入僵局,甚至出現激烈維權。西安市未央區綜治中心接訪后,迅速啟動受理機制,協同信訪、法院、司法行政等部門處理,通過政策宣講、法律援助、訴前調解環環相扣,僅用數日便促成賠償。
未央區信訪接待中心工作人員李航宇說:“這類案子以往可能要跑七八個部門,如今‘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在這兒就能‘全鏈條’解決?!?/p>
針對各類基層治理資源分散的問題,西安以綜治中心為樞紐,強力整合法院、檢察、公安、司法行政、人社、住建等力量及社會組織,通過“進駐+輪駐+隨駐”形成“1+20+N”等模式,建立健全研判預警、協調調度、督辦問責等系列工作機制,不斷凝聚多元解紛強大合力。
“我們打破壁壘,將分散的‘五龍治水’變為高效的‘一門受理’?!蔽囱雲^綜治中心負責人介紹,中心升級改造后,集成信訪接待、公共法律服務、勞動仲裁等10大核心功能,布局16個專業調解室,形成引導受理、多元化解、研判調度三大功能區,還引入心理協會、調解協會等社會組織,實現“硬件建設與資源整合同步推進”。
“未央區綜治中心在選址時堅持便民原則,毗鄰40余家區級部門駐地,形成了群眾事項辦理、矛盾糾紛化解‘3分鐘工作圈’?!蔽囱雲^委政法委副書記郭振平說。
讓群眾訴求“件件有回音”
在西安市碑林區綜治中心“金口碑調解室”,一組展示12名調解員的照片引人注目。
這支由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資深心理咨詢師等組成的專業團隊,自6月24日受聘以來,已成為碑林區基層治理中一支溫暖的力量。
“調解不是和稀泥,而是要解開群眾的心結?!碧匮{解員張紅的記錄本里,法律條款與當事人情緒分析寫得密密麻麻。前不久,她化解了一起僵持半年的百萬借款糾紛,更通過法理情結合,讓被辭退的抑郁癥患者王歡(化名)在3小時內拿到欠薪并撤訴。
據介紹,12名調解員中,既有擅用“胡同法則”化解鄰里積怨的社區干部,又有憑借三十載經驗破解老舊小區改造難題的“老書記”,還有醫療、婚姻、商業等領域行業的調解人員。
碑林區調解協會秘書長張宏瑛說:“每個調解員既懂法律條文,又會情緒疏導,能讓群眾感受到被理解。”
為確保群眾訴求“件件有回音”,碑林區建立“三項核心機制”,研判預警機制依托大數據防患未然,協調調度機制實行“多部門會診”,督辦問責機制通過責任清單倒逼落實。
“我們要解決事,更要解開群眾心中的結,讓每個來到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法治的公平與城市的溫度。”碑林區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李賓說。
村級調解成功率超97%
臨潼區新豐街道群眾趙志強曾因拆遷補償問題上訪。2023年,街道解決其訴求時,發現他熟悉政策且在村里具有一定民望。今年5月,街道綜治中心成立時邀請其擔任兼職調解員。趙志強感慨:“以前爭自己的理,現在幫大家解疙瘩。”
如今,新豐街道12個村、3個社區全覆蓋建立了人民調解委員會,90名“法律明白人”與鄉賢調解團活躍在田間地頭,用鄉音鄉情化解鄰里糾紛。
“中心運行以來,調解成功率超過95%,村級調解成功率超過97%?!迸R潼區綜治中心負責人鄭小遜說,這樣的高效運轉離不開靈敏的基層感知網絡。
臨潼區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以網格化管理服務為抓手,全力推動網格治理與綜治中心集約整合、高效聯動,構建以綜治中心為樞紐、以網格為單元、以科技為支撐的綜合治理體系。轄區千余名專職、兼職網格員每日穿行于街巷村落,發現鄰里糾紛、矛盾隱患等情況,并通過綜治信息平臺“一鍵直報”。收到上報的問題、線索后,臨潼區綜治中心隨即啟動“采集—研判—分派—處置—反饋”閉環流程,全力將問題“發現在萌芽、化解在初始”。
在臨潼區徐楊街道綜治中心,雨金法庭法官鄧德波還將巡回法庭搬到村民家門口,通過“巡回審判+心理疏導”,實現案結事了心結解。這種“法官進網格”模式運行之下,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等專業力量常駐街道,農業、城建等部門隨叫隨到,讓莊基丈量糾紛、工亡賠償認定等專業處置直抵一線。
今年以來,臨潼區堅持以網格化管理服務為抓手,全力推動網格治理與綜治中心集約整合、高效聯動,構建以綜治中心為樞紐、以網格為單元、以科技為支撐的綜合治理體系。
(記者屈荔鵬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