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伊寧墾區人民檢察院在對一起團場連隊污水處理廠管網運行不暢問題開展“回頭看”時發現,職工群眾“房前屋后”污水橫流、惡臭彌漫的問題已不復存在,上百戶居民的生活環境都變干凈了。這一轉變,得益于檢察機關積極履行公益訴訟職能。
今年年初,一條來自“益心為公”檢察云平臺志愿者的線索引起了檢察官的注意,轄區一連隊因污水處理廠管網運行不暢,生活污水外溢橫流,不僅導致路面泥濘不堪,空氣中還彌漫著刺鼻的臭味,嚴重影響連隊三百多戶職工群眾的正常生活。
接到線索后,公益訴訟檢察部門干警第一時間趕赴實地調查取證。

經走訪取證得知,該連隊污水處理廠因管網日常維護不到位,導致收集系統癱瘓,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地表溝渠,對土壤和水體造成污染,問題存在一年多,無人管理,社會公共利益持續受到侵害。
針對監管漏洞,檢察機關依法向團場制發檢察建議,要求其全面排查管網問題,明確責任主體,并制定整改方案。
收到建議后,團黨委高度重視,認真研究,理清職責分工。由城鎮管理部門牽頭,自籌資金20萬元修復管網,全面恢復網管正常運行功能。連隊黨支部配合日常巡查,采取“定期沖洗+動態清運”模式,從源頭杜絕污水外溢風險。同時,當地主管部門聯系專業技術團隊對污水處理站內設備進行全面排查,完善污水處理運維,形成“部門聯動+連隊參與”的長效管理機制。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污水處理廠管網運行恢復正常,生活污水得到有效處理,周邊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以前污水橫流,臭味熏天,窗戶都不敢開。現在好了,污水問題解決了,空氣也清新了。”一位居民笑著對回訪的檢察官說道。
“污水治理看似是環境問題,實則是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承辦檢察官表示,行政機關對轄區內生活污水治理負有法定監管職責,本案在檢察建議的推動下,通過建立“部門聯動+連隊參與”的長效機制,確保了污水處理設施長期穩定運行,實現生態環境問題從末端處置向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