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陽光灑進法庭,付某握著王某的手笑著說:“多虧了法院,沒花一分錢咱倆就解決了矛盾。”
兩個月前,雙方因瑣事發生矛盾大打出手,如今,在法官和調解員的努力下,雙方握手言和。
這背后,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金銀川墾區人民法院以“先行調解”為筆,運用“聚內力、挖潛力、借外力”勾勒出的“新楓景”。
先行調解:成為解紛“第一選擇”
炎炎夏日,2025年7月的一天傍晚,勞作后的工人們在水龍頭前爭搶洗漱,因排隊問題引發爭執,工人們各自的雇主付某、王某聞聲而來,不僅沒能止住混亂的現場,反而上升為雇主間的拳腳相向。后經鑒定,王某的傷情構成輕傷二級。王某遂到法院控告付某,要求追究刑事附帶民事責任。
“您先別急,試試先行調解如何?”法院立案窗口工作人員遞上溫水,為王某解釋說:“先行調解不收費,耗時更短,通過協商解決還能維系多年情份。”在征得王某同意后,案件被移送一團調委會駐法院調解室。

接手案件的是有著10年調解經驗的專職調解員,在刑事法官全程介入指導下,調解員首先聯系連隊“兩委”,深入調查相關情況,掌握了“王、付兩家多有交好,此次事發實屬偶然”這一關鍵信息。
調解過程中,法官堅持“刑民矛盾”一體化解的原則,立足雙方生活實際和內心訴求,既化解法律爭議又消除心理隔閡,耐心釋明相關法律規定,幫助雙方明晰法律責任。調解員居中協調,引用“遠親不如近鄰”“冤家宜解不宜結”的樸素道理,促成雙方當事人換位思考、互諒互讓,就民事賠償事宜達成一致意見,當場簽下調解協議。
最終,付某真誠悔過、積極賠償的行為,取得了王某的諒解,王某向法院申請撤回刑事自訴。前后不過一天,該案通過先行調解的方式得到妥善解決。
“先行調解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途徑更廣,加之大力應用推介,如今已成為轄區職工群眾解決矛盾糾紛的第一選擇。”法院立案窗口工作人員介紹說。
凝聚內力:讓專業力量“沉下去”
為充分發揮先行調解的作用,該院從“凝聚內力”著手細化工作舉措,制訂《金銀川墾區人民法院先行調解工作實施細則》,明確適用范圍、工作流程、辦案期限等內容,確保先行調解工作“規范、有序、高效”。加強訴訟引導,引導當事人填寫“兩狀”示范文本的同時,積極釋明先行調解“成本更低、周期更短、體驗更佳”的優勢,通過送達《先行調解建議書》,促成更多當事人優先選擇先行調解。

“不是每件糾紛都需要對簿公堂,或是經歷開庭審理,很多矛盾的根源是一口氣沒理順,一個理沒說清,先行調解為簡案快審搭建了優質平臺……”該院立案法官如是表達工作感受。
該院還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置了先行調解專門窗口,安排黨員法官、優秀法官助理負責先行調解的工作對接、案件分流、跟蹤指導,待案件委派至調委會(調解室)后,持續做好流程指導和監管。對案情簡單、爭議不大的糾紛,實現“當日接收、當日委派、當日調解”,案情復雜、分歧較大的糾紛,則在15天內調解完畢。
深挖潛力:讓機制創新“活起來”
該院在先行調解中推行簡案速調和難案精調,收案后,立案法官第一時間進行“問診式”篩查,根據難易程度、矛盾分歧和調解意愿等情況,進行簡繁分流、精準分流,進一步提升先行調解的效率。
對勞務用工、鄰里矛盾、小額借貸等適宜調解的糾紛,由先行調解窗口直接對接特邀調解員,快速啟動先行調解程序;對案情相對復雜、調處難度較大的糾紛,由審判法官提前介入,通過線上溝通、推送案例、實地指導等方式,為特邀調解員提供專業法律意見;對離婚、繼承、撫養等家事糾紛,采用家事調查、情感疏導、家庭教育指導等方式,兼顧情與法化解矛盾;對農資購銷、產品買賣、涉企糾紛等商事案件,聚焦利益平衡點,引導雙方達成損失補償、分期履行等方案,為投資興業厚植沃土。

針對調解中可能出現借機拖延或悔約問題,推行“調解+司法確認”無縫銜接機制,當事人之間達成調解協議后,可當場申請司法確認,由法官當日審查,當日出具裁定書,賦予調解協議強制執行力。
“調解與司法確認的無縫銜接,給調解結果上了‘雙保險’,讓雙方當事人都放心,也讓調解工作更好開展了。”調解員老劉感慨的說道。2025年5月,經他調解的一起拖欠農民工工資糾紛中,包工頭與眾農民工約定分期履行,當天就完成了司法確認。后期包工頭試圖拖延支付,農民工們憑裁定書直接申請強制執行,很快便拿到了工資。
廣借外力:讓社會資源“聚起來”
該院持續加強行業協同“總對總”,與9家“總對總”單位不斷完善在線協作機制。如勞動人事爭議、殘障群體維權等專業性較強的糾紛,依托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高效委派至勞動仲裁委員會、殘疾人聯合會等“總對總”戰略合作單位,充分發揮各自在政策法規、行業管理、服務網絡上的獨特職能優勢,形成協同解紛合力,提升矛盾糾紛的前端化解與多元調處效率。

另外,該院還邀請29家基層治理單位入駐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健全信息聯絡互通、案件委派調解、調解業務培訓等機制,依托平臺精準匹配基層解紛組織,將家事、鄰里、涉農等基層多發矛盾糾紛,精準委派至屬地社區、連隊先行調解,對于簡易糾紛,力爭線上指導、當場調解、就地化解。2025年以來,累計委派調解38件,占比10%。
從“坐堂問案”到“主動下沉”,從“單打獨斗”到“多元共治”,該院在先行調解工作中下足“繡花”功夫,走好精細治理之路,讓矛盾在萌芽時消解,讓和諧在基層中生根,繪就出一幅“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轄區,矛盾不上交”的新時代“楓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