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處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奇臺縣奇臺鎮景苑社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奇臺農場融合路社區渾然一體,樓房林立、道路縱橫、居民往來,一派和諧的生活圖景。8月18日,第六師奇臺墾區司法局108團司法所負責人李新來告訴記者:“融合路社區有60%的居民來自奇臺縣,景苑社區內也有相當一部分居民是兵團戶籍。在居住布局上,大家難分彼此,但一旦發生矛盾糾紛,也常常讓社區工作人員為難。”

第六師奇臺墾區司法局108團司法所干警和奇臺縣司法局城鎮司法所干警一起在融合路社區開展普法宣傳活動。
如何高效解憂?兩地做法是打造聯合調解室,聯動化糾紛,讓職工群眾在表達訴求中體會“兵地一家親”的歸屬感。
今年年初,奇臺墾區司法局與奇臺縣司法局商定在融合路社區成立聯合調解室,由108團司法所、奇臺縣司法局城鎮司法所做業務指導。為此,兩個司法所于4月25日面向兵地群眾公開征集調解室名稱,根據群眾意愿確定為“奇樂融融調解室”。
4月底,調解室剛成立,就接到奇臺縣綜治中心移交的一起糾紛。奇臺縣群眾張某承包了奇臺農場一機井房建設項目,雇農場群眾李某干活。沒想到,李某上工第一天就從腳手架上摔倒,致使腰部受傷。李某找張某索賠被拒,遂到奇臺縣綜治中心求助。
“奇樂融融調解室”受理后,邀請城鎮司法所專職人民調解員一同解紛。最終,雙方達成和解:張某賠償李某1.2萬元。
拿到賠償金后,李某給調解室送去第一面錦旗以示感謝。

融合路社區和景苑社區工作人員以及調解室調解人員一起商量為民服務工作。
鄰里矛盾也是調解室常遇見的糾紛。
不久前,調解室接到一起警方轉來的糾紛。融合路社區某單元樓一樓的馬某在樓前圈了塊地種菜,并安裝了門。樓上奇臺縣居民趙某某安裝空調時,為圖方便直接撬門從菜地經過。兩人為此發生爭執,馬某報警。調解室工作人員叫來城鎮司法所的專職人民調解員,以“背靠背”的方式安撫雙方,最終,趙某某向馬某道歉,雙方和解。
6月底,李新來作為調解室的調解員,也被城鎮司法所邀請去共同化解一起涉及兵團職工的勞務糾紛。他了解情況后,在城鎮司法所給該職工打電話,說理釋法后,這名職工答應和解。
據統計,“奇樂融融調解室”自成立以來,化解矛盾糾紛107起。兩地司法所聯合開展普法宣傳24場次。城鎮司法所所長陳國新說:“有事敞開說,有糾紛一起調,聯動化解矛盾讓兩地居民都很滿意。”
如今,“奇樂融融調解室”越來越受到群眾的認可,來過調解室的居民在解決問題后,都會豎起大拇指說:“兵地聯調,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