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黨旗紅”“警察藍”“生態綠”!在兩大沙漠的夾縫里,他們調出了最美的顏色
            時間:2025-08-26 10:33來源:兵團長安網責任編輯: 李鴿

            在沙漠之中建起綠洲,本就令人震撼,而幾代人接續奮斗,硬生生地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和庫木塔格沙漠夾縫處,筑起一道“綠色長城”,徹底阻止兩大沙漠“握手合攏”,更是讓人無比驚嘆的“人間奇跡”。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三十一團地理位置特殊,南接廣袤無垠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北鄰連綿起伏的庫木塔格沙漠,兩大沙漠最窄處相距不足3公里。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兩大沙漠逐漸以每年2米的速度相互靠攏,面對這一嚴峻形勢,三十一團迅速啟動了長11公里、寬200米的生態防護林工程。

            護航生態文明建設,讓綠水青山充分發揮經濟社會效益,公安機關責無旁貸、重任在肩。自2022年以來,第二師鐵門關市公安機關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把握“兩山”理念的理論內涵和實踐要求,積極探索構建黨旗紅、警察藍、生態綠“三色公安”生態警務品牌,主動把公安工作融入新發展格局。全國公安廳局長座談會召開以來,更是積極探索構建“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依法嚴厲打擊污染環境、盜伐濫伐林木等破壞生態環境犯罪,切實將民生警務工作和生態環境保護落到實處。

            經過多年的努力,如今登上三十一團“漠南之南”紅色教育基地“守望塔”,可以清晰地看到,橫在兩大沙漠之間的一條“綠色長城”,且仍在向沙漠深處持續延伸,而在穿梭在這條“綠色長城”上的點點“警察藍”,正是烏魯克墾區公安局羅楊派出所持續探索踐行“生態警務”,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鏗鏘腳步聲。

            高舉“黨旗紅”,筑牢政治忠誠,深植“兵團精神”紅色基因

            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如今三十一團的宜居環境,是數十年來職工群眾的艱苦付出,守護和改善好腳下這一片“沙漠綠洲”的自然生態環境,是派出所一直以來擺在改善民生、服務民生工作首位的重要目標。

            強化政治引領,筑牢思想根基。作為二師公安機關沖鋒在“生態警務”第一線、最前沿的“排頭兵”、重要試點單位,派出所黨支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始終堅持將“黨建引領”作為統一全所民警輔警思想認識的關鍵抓手。結合師市“三北”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和塔里木河流域綜合治理主題,將“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兵團精神作為核心教材,融入日常學習教育。深入挖掘轄區廣大職工群眾的生態保護智慧和奉獻精神,邀請國家級治沙楷模宋財富、年輕一代護林員代表仲大維以及多位老軍墾走進派出所講述艱苦奮斗、改造自然的感人事跡,將其作為寶貴的精神財富融入生態警務文化建設。

            “把派出所建在綠蔭中,是為了讓生態環境保護理念更深入的根植到每一名民警輔警的心中,讓大家都能夠充分認識到,在這片土地上,我們今天所能夠看到的綠色都是來之不易的,要更加踐行好‘生態警務’,扎實推進各項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在介紹羅楊派出所基礎環境建設時,派出所所長韓江波這樣說道。

            每年植樹節,派出所都會組織民警輔警來到沙漠中參與植樹活動,這同時也是一次生動“生態警務”實踐課程。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在三十一團的孩子,我們以前總開玩笑說,似乎我們生下來的使命就是種樹。小學、中學,每年春天,學校都會組織我們到這片生態林來種樹,后來就是到沙漠里種梭梭、紅柳,現在參加工作了,還是每年和所里的同志們一起來種樹。不過,經歷過從漫天黃沙到如今綠蔭環繞的變化,我也就更加懂得了,種下的每一棵樹,對于生活在這里的我們來說,都有它的特殊使命。”

            手握鐵鍬,腳踩沙土,輔警蘭陽正對著身邊的同志們講述著關于這片土地的治沙故事。

            派出所黨支部充分抓住主題黨日活動、“三會一課”以及日常教育等契機,常態化組織民警輔警走進“漠南之南”紅色教育基地開展政治思想教育,并將“生態警務”理念納入新民警、新輔警“入警第一課”學習內容。組織本地民警輔警輪番當好“小教員”,用最真摯的情感和最樸實的語言,以第一視角沉浸式講述守護生態環境的重大意義,讓“生態警務”護航“生態安全”的使命根植在每一名民警輔警心中。

            踐行“警察藍”,忠誠履職盡責,堅持打防并舉筑牢防線

            充分發揮公安機關職能作用,堅持不懈守護良好生態環境這一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派出所根據轄區“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體系,緊緊圍繞森林草原防滅火、野生動植物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等重點工作,緊盯治理沙漠化主戰場,忠誠履職盡責。

            重拳出擊,嚴打生態領域違法犯罪。縱向依托“情指行”一體化合成作戰,派出所積極爭取刑偵、治安、法制、環食藥等警種部門深入指導幫帶,加強生態環保領域法律法規和專業技能培訓,提升現場勘查、證據固定、檢驗鑒定、案件偵辦能力,成立“生態警務”小組,實現“以專業打職業,以團隊打團伙”的打擊目標;橫向強化行刑銜接,加強與農業林業和生態保護中心等部門的協作配合,組建“生態聯勤執法隊”,完善信息共享、案情通報、案件移送機制,緊盯關鍵節點、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形成“團場主導、公安主抓、部門協同、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環節、全要素、全鏈條,嚴格規范執法,縱深推進依法嚴厲打擊污染環境、非法占用農用地、非法捕撈狩獵、盜伐濫伐林木、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植物等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的突出違法犯罪活動,推動生態警務全域覆蓋、全面落實。

            2025年初,民警輔警日常走訪中,在轄區一群眾家中發現獸夾和兔皮,立即開展偵查,最終確定該群眾非法捕殺塔里木兔,依法對其作出處罰并收繳獵捕工具。

            源頭防控,構建全域生態安全屏障。持續深耕“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賦能生態警務建設,根據轄區地理特征和生態環境特點,通過搭建“警用無人機地空巡查+高塔智能監測+常態化巡邏”三位一體的立體化防控網絡,與生態護林員、河道管理員等協同巡邏,強化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路段的巡邏防控密度,進一步健全生態環境風險預警機制,加強情報信息收集研判,及時發現并處置化解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有效防范生態安全隱患問題滋生。同時,暢通舉報渠道,搭建野生動物救助平臺,廣泛發動群眾積極參與生態保護監督,多次通過警民攜手,成功救助受傷或者受困野生狐貍、野兔、鳥類等,繪就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

            聚焦“生態綠”,著眼長遠發展,系統推進生態綜合治理

            “無風三尺沙、風來沙飛揚。”這曾是三十一團職工群眾對生活環境最真切的記憶,而如今,這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三十一團人工林面積從2.56萬畝增加到3.1萬畝,形成了“三位一體”的生態防沙治沙管理體系,防護林林網化率達到90%,“生態林、防風林、道路林、田間林、營區林”五道生態林屏障筑起的“綠色長城”,創造了萬畝荒漠變綠洲的奇跡。

            多年治沙工作,改善了這里的生活環境,如何守住這一份來之不易的生態治理成果?派出所將“生態警務”建設融入基層社會治理體系,通過一系列務實舉措給出了答案。

            深化生態環境保護系統觀念,發動群眾參與協同共治。在“警格+網格”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基礎上,在轄區各個生態保護重點區域延伸設立“生態警務聯絡站”,將護林員、網格員等確定為“生態警務聯絡員”,及時發現并協同解決涉及生態環境的矛盾糾紛和風險隱患,勸阻引導職工群眾破壞生態環境行為。建成生態環境保護區“網格化一張圖”,開展對轄區生態環境進行日常巡查與管護。同時,聯合社區、連隊、企業常態化“生態保護宣傳進萬家”活動,開展普法宣傳、生態環境保護普及教育,實現“警企”“警民”共建。通過“進圈入群”發布生態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和常識等,強化轄區廣大職工群眾的生態法治意識。

            全力服務保障綠色發展,護航生態建設與經濟雙贏。在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扎實開展防沙治沙工程中,勤勞智慧的基層職工群眾逐步探索出了“梭梭+肉蓯蓉”種植模式,每畝可實現經濟效益1500元以上,將“治沙”化為“用沙”。面對這一新形勢、新任務,派出所迅速轉變理念,緊密聚焦服務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堅決扛起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的重大使命,在全力護航生態建設的同時,點對點解決職工群眾在銷售、經營肉蓯蓉、棉花、香梨、紅棗、羅布麻等農特產品中的現實訴求,一線化解征地補償、勞動報酬矛盾糾紛,全力保障轄區廣大職工群眾和企業實實在在增收,讓“綠水青山”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和庫木塔格沙漠中間,真真切切地變為“金山銀山”。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羅楊派出所將持續“生態警務”建設,通過“黨旗紅”的引領鑄魂、“警察藍”的擔當盡責、“生態綠”的“三色公安”目標導向,三位一體、協同發力,在守護好沙漠綠洲自然生態環境、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進程中,貢獻堅實的公安力量,讓兵團精神的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生態保護事業中煥發出更加奪目的光彩,把阻隔兩大沙漠合攏的“綠色長城”構筑得更加牢固。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maihahac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