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第一監獄認真落實全省監獄教育改造工作會議精神,扎實推進罪犯教育改造工作,書寫有溫度、有實效的改造實踐。
入監教育
系統開展入監教育,打造法律常識、心理健康、文化教育“三大課堂”,將法規紀律、政策制度、行為規范等全面納入教育內容。
推行隊列訓練“五步法”——理論授課、示范教學、實操訓練、評比競賽、考核驗收,并借助文化墻、讀書會等形式,強化罪犯身份意識和改造自覺。
思想教育
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罪犯思想教育,開設“中華傳統文化大講堂”,通過經典解讀與先進事跡宣講,引導罪犯反思行為、端正觀念。
文化教育
將罪犯文化教育納入地方教育發展規劃,加強與駐地學校合作,針對不同文化層次的罪犯,錄制差異化教學課件,辦好“文化提升班”,激發學習動力,提升教育社會化、專業化水平。
職業訓練
構建“技能培訓+就業幫扶”雙驅動體系,以“課堂+實訓”方式開展職業技能教育。聯合云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打造“蒲公英”實用技術教育品牌,開展農作物種植、花卉養護等培訓,為罪犯回歸社會儲備技能。
個別教育
推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建立監獄、監區、分監區、調解組四級矛盾調解機制,設立“楓橋工作室”,組織“和事佬”解憂會、“冷靜點”幫幫站,定期開展訴求接訪,推動矛盾源頭化解。
心理矯治
開展心理測評、健康教育、咨詢與危機干預。引入曼陀羅繪畫、沙盤、身體雕塑等心理矯治技術,幫助罪犯釋放壓力、調整情緒、重塑心態。通過心理劇等形式,讓罪犯在戲劇情境中獲得療愈,喚醒向善動力。
特色活動
打造教育品牌,開設書法、國畫、快板、葫蘆絲、笛、簫六類興趣班,開展舞蹈、聲樂、朗誦、曲藝、非遺五項文化教育課,聯合民盟、新華書店舉辦“書香監獄”“書畫大賽”等活動,營造積極和諧的改造氛圍。
社會幫教
健全社會幫教機制,與民盟昆明市委會協作推進“黃絲帶幫教”,開展普法教育、法律援助、心理矯治、美育活動和關愛幫扶。依托節日組織親情幫教與“紅絲帶”活動,搭建罪犯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傳遞關懷與希望。
出監教育
堅持監獄教育與自我教育、總結鞏固與回歸指導、常識教育與就業服務、獄內教育與社會幫教“四個結合”。以“春芽”計劃為抓手,完善教學內容,幫助罪犯認清自我、增強信心、掌握技能。通過講政策、解難題、扶就業等方式,提升其對安置幫教政策和法律法規的認知與配合,暢通回歸社會的“最后一公里”。
(云南省第一監獄)